2018 年浙江所有离婚案件中,离婚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“生活琐事”。
是啊。
耳鬓厮磨的甜蜜是真,一地鸡毛的折磨也是真,却也跌宕起伏地勾勒出婚姻的真相:
成年人的爱情不只在床上,还有衣柜、菜板、洗碗池、马桶,和一双三天不洗的袜子里...
看似是两个人的在同居、在生活,倒不如说是来自平行世界的两个成年人 20 几年个人生活惯性的较量。
女人都以为男人会改变才和他结婚,男人以为女人不会变才和她结婚。
可结果是,都错了。
很多感情走向瓦解的根源也正是在于此:
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思维差异,谁都想维持自己的原态,谁都想让对方来适应自己。
可结果却变成:要么一方忍得很辛苦,忍无可忍地爆发;要么一方恃宠而骄,即使婚姻幸存也愈发畸形失衡。
无论是对生活细节的挑剔,还是试探和猜疑对方的心理博弈,都是过于敏感的表现。
鸡汤里乐此不疲地告诫你婚姻要擦亮眼,但是有没有人问过,这样不停焦虑的你会不会很累?
并不是什么事都要弄得一清二白,如果每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去看清它的本质,那该多累。
我们都清楚水至清则无鱼,婚姻里同样需要点难得糊涂。
爱情独有的排他性决定了,敏感、猜疑、焦虑、紧张是感情的常态。
而婚姻细水长流的稳定性,又趋向于用舒服轻松的方式过一生。
经营婚姻,最需要的是能够谅解对方,不拘小节的难得糊涂。
完美的爱人,根本不存在。
即使是有这谁谁谁(吴彦祖?)的脸,谁谁谁(彭于晏?)的身材,谁谁谁(高晓松?)的有趣,在婚姻的放大镜下也一定会有美中不足。
爱,
从不是让你去寻找一个完美的人。
而是需要,
你用完美的眼光,
去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。
接纳对方的习惯,尊重对方的过去,在求同存异中不断找到相处之道。
看清了真相和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,不是因为看透了更多,而是学会了不去在意。
婚姻里最不重要的就是输赢,退让是为了把力量聚合在一起,从容的忽略胜过愤慨的回击。